索 引 号: | 013101089/2021-37974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组配分类: | 火博体育 办文件 | 体裁分类: | 通知 |
发布机构: | 火博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0-04-30 |
生效日期: | 2020-04-30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关于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粮食稳产增效的通知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粮食生产;粮食;粮食作物;粮食生产目标;水稻;基础设施;机械化;发展水平;粮食安全;种植面积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关于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粮食稳产增效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粮食稳产增效的通知》(苏政办发〔2020〕18号)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粮食稳产增效的通知》(宁政办发〔2020〕15号)要求,认真抓好粮食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做到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种粮效益提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落实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根据市政府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工作,要稳定农业,保障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粮食生产要保持近年的发展水平。要确保超额完成今年市政府下达我区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各镇街要尽快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到组,并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粮食作物,同时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以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安全责任制考核。今年夏粮种植面积已基本确定,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关键是秋粮。各地要尽早谋划和调整生产布局,切实抓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生产面积落实,同时要充分挖掘旱地、岗坡地、养殖塘埂等潜力,尽力扩大玉米、薯类、豆类等杂粮种植面积。
二、强化粮食生产政策措施
切实加强粮食最低收购价、农机补贴、耕地地力补贴等政策落实,有效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市水稻生态补偿政策,按各镇街水稻实际种植面积,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继续给予每亩120元的补偿,由镇街统筹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稻生产环境保护和修复等;提高稻谷补贴精准度,对种植水稻20亩及以上的实际生产主体,按照每亩补贴不低于100元的标准给予扶持;实施优良食味稻米提升行动,支持优良食味水稻种植基地实行订单生产;引导支持金融机构为粮食生产者提供信贷等金融服务,继续开展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
三、提升粮食科技与装备支撑水平
围绕粮食生产,加强生产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坚持量质并重、用养结合、建管协调、生态优先;支持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在粮食集中种植区建设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加快推广绿色优质高抗粮食作物新品种,集成推广减肥减药、省工节本的绿色技术模式与物质装备,推进优良食味稻米种植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提升粮食机械化生产水平,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96%。指导落实好粮食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控、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措施,提升技术到位率。
四、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
培育壮大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深入开展水稻集中育(供)秧、粮食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化肥农药“双减”工程示范区、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育代插、联耕联种、土地托管、订单种植、烘干冷藏、收获除尘除杂、质量可追溯等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提升粮食生产管理水平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五、加快优质高效粮食发展
着力优化调整粮食产业结构,聚焦优质稻麦、优质旱杂粮产业,引导推动粮食生产向市场紧缺产品调、向优质高效作物调,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特色产业扩面增效。引导粮食加工企业配套建设收获、烘干、冷储、加工、营销体系,开发粮食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加强粮食产销合作,促进粮食增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互联网+粮食”,发展粮食电子商务和新型零售业态,推进粮食生产向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六、加大调度督导工作力度
各镇街要共同扛起“米袋子”生产保供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部署,激励农户发展粮食生产。区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督查指导,及时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层层传导压力,确保超额完成今年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要加强粮食生产好经验、好做法的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