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3101089/2021-31486 | 主题分类: | 民政、扶贫、救灾 |
组配分类: | 火博体育 办文件 | 体裁分类: | 通知 |
发布机构: | 火博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1-01-20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关于做好我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通知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普查;自然灾害;普查工作;综合风险;领导小组;高职;评估;普查对象;工作;开发区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关于做好我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高新区、国际慢城、南京高职园、农业园,区府各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我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通知》(苏政传发〔2020〕189号)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我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工作的通知》(宁政传〔2020〕29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普查工作目的和意义
此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第一次全国性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系统性工作。通过开展普查工作,摸清我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区和开发区、国际慢城、高职园、各镇(街道)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科学有效开展我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强富美高”新高淳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二、明确普查对象、内容和时间
(一)普查对象。根据我区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影响程度和特征,本次普查涉及的自然灾害类型主要有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普查对象包括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灾害风险要素,区有关部门、开发区、国际慢城、高职园、各镇(街道)、村委会和居委会,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部分居民等。
(二)普查内容。普查内容包括主要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以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普查时间。本次普查标准时点为2020年12月31日。2020年为普查前期准备阶段,建立各级普查工作机制,落实普查人员和队伍。2021年至2022年为全面调查、评估与区划阶段,完成全区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和灾害风险评估,分级编制区、镇(街道)两级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汇总全区普查成果。
三、切实做好普查组织和实施工作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协同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同时作为首次普查,缺乏工作基础和成熟经验。开发区、国际慢城、高职园、各镇(街道)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加强统筹协调,注重分工协作,推动各方共同参与,保障我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发区、国际慢城、高职园、各镇(街道)、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火博体育 部署要求,切实把做好我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到位。区级成立由火博体育 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火博体育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协调解决普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应急管理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普查业务指导、统筹调度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报领导小组组长审批。领导小组属于阶段性工作机制,不属于新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任务完成后即撤销。开发区、国际慢城、高职园、各镇(街道)要设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充分整合已有资源,配强人员队伍,统筹利用第三方专业力量,做好普查各项工作。
(二)强化部门协同。区应急管理局会同区有关部门,按照省市普查总体方案和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我区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参与普查的各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照普查方案和具体工作要求,切实履行职责、落实任务分工、强化工作举措、扎实开展普查。要成立由各部门参与、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单位支撑的工作专班,根据工作需要下设若干个专业分组,实体化推进普查日常工作。各参与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沟通对接和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普查工作。
(三)把握普查要求。普查工作人员和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和本次普查的具体要求,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数据,按时填报普查表,确保数据完整、真实、可靠。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普查结果要逐级上报,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对外发布。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涉密资料和数据,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四)落实普查经费。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经费由区财政负责保障落实。区财政局按照事权支出责任统筹普查经费支出,各单位要加强资金统筹,严格绩效考核,杜绝浪费和违规使用。
(五)做好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引导和动员广大普查对象自觉配合、积极参与普查工作,为开展普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